在开始学习自由泳时,以为最难的的是换气和打腿,事实上最容易出错的反而是划水。因为从一开始,划水就压根没有引起学习者的重视,以为划水就是手臂在水里划拉一下那么简单。如果说初学自由泳不会换气是暂时的,打不出鞭腿是腿部放松练习不够,那么划水动作错误百出就纯粹属于主观上过于轻视了。
1、划水一定要抱水,以抱水为前提的划水才有意义
抱水时上臂不能动,手臂内旋,肘关节外顶,小臂和手掌呈一条直线,往怀里抱水。当抱水完成后,维持高肘状态,小臂和手掌保持一条线,大臂开始往后推水,直到大臂小臂手掌成为一条直线,手掌贴着打腿边,提肘出水。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臂弯一定要有抱着水的感觉,这种感觉越明显,划水效果越好!推水过程类似于用力推动箱子的过程,好的推水可以感受到箱子有份量,而不是箱子轻飘飘的感觉,初学自由泳时切忌很快完成推水,不能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太快而没找到感觉。任何动作细节的改进都是以对水的感受为基础。
2、同一时间永远有一条手臂在划水,一条在前伸
划水并不是越快越好,学过流体力学的都知道船的螺旋桨转速也不是越高越好,螺旋桨速度虽然可以无限提高,但速度的提高带来的动力提升却存在着一个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转速的提高反而会增加水阻。
划水速度要以抱水为前提,抱水过程中水会不断流失,划水的过程也是抱水的量越来越少的过程,所以,最好的划水效果等于划水速度与抱水量的乘积,而划水速度的加快会引起抱水量的更快流失。因此这里有一个权衡划水速度利弊的问题,只能通过大量的下水练习来自我体会。
3、划水要划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如同羽毛球的挥拍动作不规范一样,许多初学者划水完成后手臂没有伸直,这说明划水动作并不彻底,人为的缩短了划水距离,并且由此引起换气时间缩短,进而引起换气不足,甚至没等换到气,手臂就从头顶上移过去了,容易引起呛水。在划水时一定要划彻底,手臂推水要推到手臂与身体基本平直才算结束。
初学自由泳的泳者推水不彻底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先纠正这一点,等划水动作稳定下来后,再学习更高的划水技巧,不一定再去坚持推水要推到手臂完全伸直这一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