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太清楚怎么表达这个意思,就是正常游身体体位离水面比较近,出水呼吸没有问题,有时因为泳道上有人挡着或是自己节奏或是体形的改变会让身体离水面较深特别是气呼出去比较多后,这个时侯如果按常规动作划水基本只能出水到鼻子附近没法换气,有什么办法能够较快速的调整吗?另外为什么我练习踩水一用到蛙脚蹬水人就会变成平蛙的体位,不知道立蛙的脚难道和正常不一样?
很多人对蛙泳怎么换气都有个错误的概念:要使劲抬头,让头把身体从水中拔起来。
然后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我的头使劲都抬不起来?头抬起来了,身体又很沉,把头拽下去了?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蛙泳的换气并不是努力抬头,而是靠着划手时身体的自然起伏把头托起来。
首先我们在没有换气动作的情况下,完成划手动作。
在划手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受身体在抱水阶段的自然上升。
之后,我们开始加入换气动作,两次划手一次换气。
在不换气的划手时,感受身体的上升。
在需要换气的时候,通过划手时身体位置自然的上升,顺势头部出水换气。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微微抬头或者保持头部的稳定。
记住,换气并不是拼命的仰头拔高身体,这是本末倒置的。
在抱水的过程中,上半身是一个整体抬高的状态,头随着肩膀的起伏而起伏。
没有必要可以去做单独的头部拔高动作!
另一种进阶的训练方法是,在下巴的位置上夹个网球游蛙泳。
在划手的时候,臀部向前拉,出水移臂的时候,手臂、头部、臀部之间有一种协同性的联系。
其实简单来说,只要你的蛙泳手臂动作正确,手腿配合时机正确,那么换气动作就是跟随划手时,身体自然的起伏而出水换气的。
对于蛙泳的呼吸,在此要重点说几句。
游泳的呼吸方法,不管是嘴吸嘴呼还是嘴吸鼻呼,都要做到在水下吐气,水上吸气。
如果在水下,你不能把气吐完,那么你换气的短暂过程中,先吐再吸,可想而知,你还能吸到多少气。
而在水中吐气,蛙泳因为换气周期短,一般采用入水就均匀不断吐气的方式。
而自由泳可以选择均匀持续吐气或者先闭气,在换气前一次性吐完的两种吐气方式。因为换气周期长。
换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不要过度紧张。有些人换气怕呛水,所以每次换气动作都非常的紧张,导致气管也紧张,直接影响你氧气的吸入。
换气过程中不要仰头。你的仰头动作容易让部分水流入鼻腔,导致呛水。
换气时间不要过长。很多人在换气的时候,头部在水面停留时间过长,身体会随之下沉,好像被拽入水底一样。
要跟随划手动作,身体起伏去换气,出手的同时就要低头入水了。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进行蛙泳完整配合练习前,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吸气过程。 其方法是:呼气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鼻同时呼气,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并用口快而深地吸气,呼与吸之间无停顿。
2、调整身体在水中的位置
利用两次至多次腿部动作结合一次手臂动作、一次呼吸的配合练习。主要是利用两次甚至多次腿部动作来调整蹬夹水后身体在水中位置偏低的问题,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呼吸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而后再进行一次呼吸、一次手臂及一次腿部动作的正确配合练习。
3、闭气滑行、吐尽吸满
在进行完整呼吸配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闭气滑行,滑下时开始吐气,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满气。练习中,不过多地强调用早吸气或是晚吸气的方法,而是强调“吐尽、吸满。”
4、学习循序渐进
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讲,一般情况下,由于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或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其他原因,教学中有时会在初学者腿部动作掌握得不太熟练时,为了赶进度就进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练习。 此时,由于初学者蛙泳蹬夹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气也将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练习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时,身体在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