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蝶泳教学视频,对于手臂划水的环节特别关注,因为本人在蝶泳的时候手臂是最容易累倒的部位,现在只能蝶五十米也就是因为手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吃紧。可我看到贾晓军的教学片以及蝶版版头动画里手臂入水后直接抱水后推,海曼以及更多的教学片里说的又是入水后先外划再抱水接着后推,都分别尝试过,但是这次第怎一个累字了得?请教过一个游泳池的教练他说是体能的问题,多练就会好了。不过我有点怀疑,是自己动作不对没找到省力的方式或者是让手臂休息的时机呢?还是真如教练所说需要强大的体能?蝶泳们手臂是不是最累的?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哪个部位又是最累的呢?请教!”我的回答:
哪里用力最大你就会哪里疼,蝶泳前进的动力来自1,腰部发力的躯干波浪,2,手臂加速推水3,鞭状打腿
这三个合力为最大,不同的人各个力所占的比例不同,你要是胳膊疼就说明出水基本靠手了,就要适当增加两外两个力量的作用,给手臂减减负啦。
2,蝶泳的划水路线S还是I?
您要是有查维奇的强大的上肢力量和强大的蝶泳打腿,想试试类似近体直划的I型划手也未尝不可
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比小菲的蝶泳还要难练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
蝶泳的划手路线是和打腿路线和幅度紧密相关联的,如果蝶腰非常熟练频率超级快,那么划手的路线可以减至最短,类似近体直划,入水马上进入高肘推水阶段。
但是如果打腿幅度比较大,频率比较慢的话,自然而然要求手臂划水路线相应加长,形成S划水,尤其是爱好者,经常漂蝶和慢游蝶,如果手臂马上推水,此时两次腿还没有打完,节奏就会完全混乱。所以说手臂的路线是长是短取决于打腿的幅度和频率。
一般来说,短距离50蝶,用类似I型划手的比较多,因为打腿频率超级快;200蝶多是大S划手,要是让查维奇I型划手游200蝶恐怕够呛。
高肘近体直划,一开始就进入推水阶段,几乎是全程都在推水,始终在向后对水作用力,现在自由泳大多采用这个I型划水路线,但是很难放在蝶泳里面,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还要打出两次完整的蝶泳腿,很难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是现代蝶泳,教练也是要求减少抱水的过程,早发力进入推水阶段,蝶版版头的女运动员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