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距离的增加,心跳是在加快,越到后呼吸越跟不上啊!划水,打腿总是要消耗体力的吧,就像跑步,越到后面,心跳越快,需要的氧气越多,呼吸就逐渐急促起来了,动作就越来越不到位了,动作频率越来越快,然后扭头呼吸的时候还会忘记吸气,这样形成恶心循环。
你们能保持一直做到呼吸均匀顺畅吗?
自由泳的换气是自由泳学习的一个难点,不过采用全浸式理念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助初学者很快地掌握换气。全浸式游泳一开始并不教人如何换气,而是通过侧漂练习规范身体姿态和划水动作,养成头部放松稳定的习惯后,换气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泳者也由此初步掌握了换气技术,然而在游进时,发现越游气越跟不上,这是什么原因?本文分享这方面的心得。
1、消耗氧的大户
消耗氧气的大户有:划水的手臂、打水的腿、保持紧致的腰腹、舒适的肺部。这些都是需要源源不断供氧的部分,任何时候都不能将氧气消耗过分,让这些大户们觉察出来缺氧的迹象。肌肉缺氧就会无力,动作变形;腰腹缺氧则无法保持适度紧张,核心力量就会失效,身体开始松散;肺部则开始出现强烈的换气渴望。因此,要尽量地延长呼气的时间,用鼻子缓缓地呼气,而不是用嘴巴或鼻子一下将气呼完,余下的时间就憋着气游,静等换气。
2、划水放慢些
头部随同身体同步侧转时,直到划水开始嘴巴才会露出水面,此时,划水也将要结束,马上要进入提肘出水和移臂阶段。初学泳者划水动作会不自觉的划得较快,导致嘴巴还没换到气,手臂就已经出水前移了,这时手臂出水时或是过早的移臂会带一些水进入嘴巴,引起换气呛水。还有一些泳者,手臂没有划水到髋部就着急出水,人为地缩短了划水距离,缩短了换气时间。
3、划水时手掌要垂直池底
抱水时,将抱水的动作理解为“抱”的字面意思,英文是catch,意思比中文更确切一点。抱水时手掌就应当开始垂直于池底而不是手掌横着,指尖指向池侧,真得成了抱水,这样的动作是完全错误的。这样错误的抱水动作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划水动作,导致划水效果差,不走水,间接得影响头部无法出现好的“水洼”,出现换气困难。
4、在水中前伸手臂的进一步调整
前文分享过前伸手臂在水中的位置,会影响到下半身的上浮与下沉。这里要专门说一下,当自由泳动作熟练后,换气自然流畅,此时应逐渐抬高前伸手臂在水中的位置,尽量与水面保持水平,这样会更有利于游进速度,当然,抬高手臂要以不影响腿部为前提,如果抬高手臂发现腿部下沉较多,就适当地将抬高手臂的幅度减少一点。你会发现,当手臂在水中变得更为水平时,呼吸换气也更为有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