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个游泳技术,减少你和专业游泳运动员的差距

游泳健将游泳技巧 2022-01-14 14:46:12 196阅读 举报

 游泳比赛中转身次数随着距离加长而增多,国际性的竞赛多半于25米池(短水道)举行,以200米长的竞赛为例,会有七次转身机会。因此,如果能熟悉转身及水下游动的技巧,可在游泳比赛中占有不少的优势。

 而无论游泳姿势、转身的方式方法如何,转身技术都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

 1.游近池壁不应降低速度,并且要转得快;

 2.转身动作结束后的身体姿势应有利于蹬壁;

 3.有利于游泳动作的衔接。

学会这个游泳技术,减少你和专业游泳运动员的差距

 一、转身的分类

 游泳的转身方式方法很多,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转身方法和要求。如按动作形象来划分,可归纳为三类:平转式、摆动式和滚翻式。

 1. 平转式

 平转式,包括仰泳、爬泳、蛙泳的平转身。这类转身,身体是围绕前后轴转动。动作比较简单、易学,但转身速度较慢。

 2. 摆动式转身

 摆动式转身,包括爬泳摆动式、蛙泳和蝶泳的摆动式转身。爬泳摆动式转身时身体是围绕纵轴、前后轴转动,蛙泳和蝶泳摆动式转身时,身体是围绕横轴和纵轴转动。转身后头和手臂经水面上向回转方向摆动,当口露出水面时,同时进行吸气。因而比较省力,是一种基础的转身方法。

 3. 翻滚转身

 滚翻转身,包括爬泳前滚期转身、仰泳半滚翻转身和各种姿势的侧滚翻转身。这类转身身体围绕横轴、纵轴或前后转动,边翻过转,转身速度较快。尤其是爬泳前滚翻转身,手不触池壁,因而转身速度最快,但动作较复杂、难学。

 二、游泳转身技巧

 1.接近池壁约五公尺时,立即调整距离,并决定划水次数。

 2.虽然因各人的身高、速度而略有不同,但当接近池壁约一公尺时,以右手勐势潜入。(虽然使用惯用手方最好,但有时时机上无法判断为何方手部会触壁,所以左右手都要练习。)

 3.头部也要跟着其手部潜入水中,而左手则紧贴于身体。

 4.一面将头部朝向于进行方向,一面以右手推动水来帮助身体的回转,这时,双手手掌要向下。

 5.将头部稍向左下方移,并以手掌将水下压,然后以腰部为中心来回转。

 6.回转终了后,曲膝,并一面扭腰,一面将足部移至池壁,这时,身体几乎呈为横向,而双足趾尖即朝向池壁方向(侧方)。

 7.一面伸直膝部,一面将左臂由头部后方压住头部后面似的予以伸直,然后,将右手和左手紧密重叠。

 8.将上半身向下,并一面扭腰,一面以足部用力蹬开池壁,然后采取向下姿势来恢愎塬来的泳法。也就是说塬本是面朝池壁(侧身),蹬出时一面前冲,一面转回面朝池底的出发姿势。凡是游泳的回转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回转之前的速度,否则便失去回转的意义了。

 三、图解自由式转身的技巧

 有助于对转身方法的了解,提升比赛速度

 第一步

 最后几次划水须看着池壁,调整接壁的距离。最后一次划水,离池壁约在1.5米至2.0米间,依泳速及个人身高而异。

 第二步

 一只手置于腿旁,另一只手由前向后划,缩下巴,小腿同时轻弹。

 第三步

 小腿完成轻弹,两掌朝下往头的方向压。

 第四步

 缩大腿迅速翻转,让头部朝前。

 第五步

 双手伸直,双足触壁 (水下约30至40公分) 迅速蹬离。

 第六步

 脚板推离池壁时,顺便转动身体,让面朝下。

 第七步

 身体转正保持直线,同时腿打水二至叁下。

 第八步

 当头快浮出水面时,手臂开始滑动。

 第九步

 完成第一次的划水,头也浮出水面。

 四、进阶篇

 1、翻转时注意需缩大腿,好处是缩短身体翻转之轴距,其次只有小腿露出水面,小腿向后摆动而非向下摆动,其叁是翻转后身体已成直线,小腿触池壁后,可立即伸直大腿快速蹬出,让转身更为快速。

 2、翻转后小腿宜水平蹬离池壁,以避开上层流向池壁的水迹,在水下滑行,身体下方之水压力及腿打水的动作自会将身体带至水面。

 3、切勿养成翻身时才换气的习惯,这样会延缓翻转的时间,宜于前几次划水时就换气。

 4、一般选手会预期翻转而短暂的滑行,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宜于最后一次划臂快结速时,同时进行转身的动作。

 5、蹬离池壁时,双手、双腿宜伸直,紧贴身体的中心线,头向下看,保持流线状态,一般选手练习时怕水镜进水而向前看,比赛时也养成向前看的习惯,会增加前进的阻力。

 6、小腿蹬离池壁滑行,会很快减速,当速度减至比赛速度时,腿打水二至叁次,让身体接近水面,开始划水,划水不宜太早或太晚。

 7、另外缩腿翻转之瞬间动作要快,否则身体会下沈而影响翻转的流畅性。

 8、初学者多半羡慕选手翻转时漂亮的动作,自己做不是鼻子进水就是喝到水,且翻转时不是身体下沈就是转错方向,会觉学得动作复杂而不易练习,其实也不是很难,可在陆地上或床上练习翻跟斗体会其方向感,其后于水中俯伏由同伴手置背部及大腿协助翻转,多练几次即可把握其要领。

 五、游泳转身

 转身时,运动员的游向要做180°的改变,身体也要围绕单轮或双轴作相应的翻转动作。要完成这个转动,就要有力矩和力偶作用,把直线速度改变为旋转速度。

 转身时力矩的产生首先是由身体重心向前运动的惯性和手触壁时支撑点不在一直线上引起的。

 例如蛙泳转身,触壁前,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一般都在水面下30厘米左右处(根据运动员的身材和技术而定)。而手触壁点一般都靠近水面或在水面上。这样,身体重心向前的惯性就会形成使身体绕横轴转动的力炬。

 仰泳转身,手触壁点应在身体中线的对侧,这样,身体重心向前的惯性也会形成使身体绕前后轴转动的力矩。

版权声明:
作者:游泳健将
链接:https://www.swimsport.cn/p/93267d6c9bea6
来源:游泳技巧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