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体育项目都利用“合力”这一概念,也就是说,相邻的身体各部分会相继朝同一方向转动,以产生出最大的力。例如,在踢腿中——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陆地上——令大腿、小腿和脚相继以髋部为参照朝同一方向转动,会产生出最大的力。因此很多人尝试将合力的理念运用到自由泳的手臂与躯干运动中。不过这样真的能使我们游得更快吗?
“转髋”不能增加推动力
在自由泳中,虽说推水阶段(此时,手臂从肩部下方往后朝脚划去)往往正值髋部往上转动的时期,但手臂和髋部是朝不同方向运动的。手臂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髋部的转动方向——髋部沿着极轴(从头到脚穿过身体中部)旋转,而手臂则在水平方向上朝后推动。有鉴于此,躯干旋转产生的力并不能加大手力——用力或更快地旋转髋部,并不会增加手力。
其实,无论是从推动力还是从阻抗力的角度来看,“转髋”这个说法都可能会造成误解。真正能够让我们游得更快的是“转体”(转动躯干),转体强调肩部和髋部是一起转动,正确的转体可以帮助产生推动力且减小阻抗力。
正确的转体过程
转体令泳者能以更好的影响效应调整好手臂在水中的姿势,从而产生出更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可以在出水后的收臂阶段更轻松地令手臂更加贴近身体,从而减小阻抗力以及肩部受到的压力。
自由泳转体过程
1、自由泳的推水阶段起自手臂通过肩部正下方的那一刻, 终止于手臂停止后移时。
2、推水阶段与躯干朝推水臂那一侧的上旋高效同步。
3、为了让推水阶段的力量达到最大,泳者必须在用手往后推水的同时,躯干朝这只手的同侧上旋。
4、在推水阶段结束时,肘部仍然要没于水中,此时,产生出的力量达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