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三个时间段!

泳者小花游泳资讯 2021-12-14 10:52:56 439阅读 举报

 冬泳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所谓说难不难,是因为毕竟有很多人迎难而上,苦中作乐,刚强、果毅地坚持下来了,并一直坚实地走在了冬泳的路上;所谓说易不易,是因为也有不少人虽然想冬泳,却未免浅尝辄止,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

 从实战出发,我认为,冬泳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要正确了解并把握好以下三个时间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冬泳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三个时间段!

 1、夏秋时要起步

 夏秋季的气温、水温是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最舒服的温度。这时候,如能确立冬泳意识,即不看眼前看长远,把夏秋的户外游泳作为冬泳的一部分,迈开双脚,奋勇搏击,则对游泳的认知和态度等会有很大不同。起码不会再以“一日游十日曝”的方式来对待游泳了。

 从夏秋起步,这是冬泳循序渐进的基本要求。夏秋的气温、水温先暖后凉、由暖变凉,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都是次第而缓慢发生的,是有个渐进过程的。冬泳的人经历并适应这个过程很重要,一来可以享受户外游泳的诸多快乐,二来可以锻炼并积累体能,为寒冬季挑战寒冷作好准备。

 所以,一个想冬泳的人,夏秋季的游泳是不可或缺的。有人以为,不是说冬泳嘛,冬季来了的时候,再下河游泳就是了,这显然是不对的。人突然面对寒冷,当然是冻不死的,但对身体却未必是有利、有益的,与冬泳健身的理念也是不相符合的。只有拿夏秋当起点,才是科学的冬泳方法。

 2、封冻前要挺住

 上面所说的夏秋时节,从具体日期上说,大体是公历的7、8、9三个月。这个时间段的气、水温,无论对冬泳还是不冬泳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都不具挑战性,都是能适应的。

 而从10月份开始到11月底或12月初,此时段对应了农历的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等晚秋和初冬的节气,也是临近数九的时候。大地将在这个时间段里慢慢进入封冻状态。

 封冻前的这一个时间段的冬泳是最折磨人,最考验人,或者说是最难熬的。从历史数据来看,盐城的水温大体于11月中下旬跌入14℃以下。而14℃以下的水温恰好是人体体温黄金分割线的第二次分割点,是冬泳的国标水温。

 这段时间,一定要挺住。很多人冬泳之所以前功尽弃,或者功亏一篑,都是因为没能熬到、熬出这个时间段。而能将这个时间段踩在脚下的,则基本都成冬泳达人了。

 3、封冻后要控量

 为何封冻前这段时间冬泳会特别难熬呢?从对气温、水温的走向分析上可得到答案。

 我们知道,在农历冬至前,自然界是慢慢地反螺旋式地进入凝闭状态的,气温、水温不断下降、走低,而我们人体也必须跟随适应。换句话说,只要气温、水温没有下降到底,那么人体对外界的适应也就没有尽头,人的身体的冷感也就没完没了。

 然而,一旦大地或河面封冻后,气温和水温基本也就下降到底了,再冷也有限了。尤其水面结冰后,任凭气温怎么下降,结冰层下面的水温都不会低于零度。也就是说,水温已经不能再下降了,已经见底了。

 冬泳从夏秋起步,经历了封冻前的煎熬,到了封冻后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有了良好的体验与应对的能力,或者说已经基本适应,所谓寒冷也就那么回事了。这个时间段大体在12月下旬到来年的头二个月份。那么,这时冬泳的要点是要控量。

 控量,是冬泳安全的保证。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淬炼,无论体能还是抗寒能力都应付裕如,对寒冷已不再畏惧,反而会加长冬泳的时间。殊不知,此时如果过于任性,冬泳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身体失温严重,产生负面后果。一些人起水后瑟瑟发抖就是过量的初期表现。

 晚清学者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指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我想冬泳大抵也是如此。

 上述的三个时间段,也可以说是冬泳的三个境界。夏秋起步,是第一境界,虽然还没进入冬泳,但已经来到了冬泳的门槛上了;封冻前要挺住,是第二境界,已经初尝了冬泳的况味,但离真正的冬泳还有一段路要走;封冻后要控量则是第三境界,此时,只有到此时,什么酸甜苦辣全部经历过,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冬泳人。

版权声明:
作者:泳者小花
链接:https://www.swimsport.cn/p/49c0f6c646d05
来源:游泳资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