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游泳第一反应都是强身健体还能减肥。但是也要游得对,否则初衷是强身健体,但一个不小心,可能游着游着人就“过去了”。前不久,来自镇江市的朱先生就经历了惊险一幕:
45岁游泳爱好者,晨起游泳,游着游着差点人“没”了
45岁,正值壮年的朱先生平时生活规律,坚持锻炼,最大的爱好就是早上起来游几圈。然而,谁成想,这么一个游泳达人在游泳池里“翻车”了。
那天,朱先生照例来到游泳池旁,纵身一跃,游着游着,朱先生突然觉得不对劲,胸闷、胸痛难受,眼前发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厥“过去了。
幸运的是,朱先生被及时发现、并送到了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捡”回了一条命!
为什么说“捡”回了一条命,因为他当时发生的是非常凶险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一种说没就没了的病。
看到这里,各位游泳爱好者是不是想要举手提问——
游个泳,咋就心梗了,说好的强身健体呢?
游泳不背心梗的锅,关键是这个季节!
霜降一过,冬天就登场了,骤降的气温才是“元凶”。
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密切相关,大气温度每下降10℃,冠脉事件的风险增加13%,死亡率增加11%。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寒冷刺激”,此风险不容小觑。
朱先生就这么“翻车”了,热身运动没做好,凉水这么一刺激就“刺激”了。
更刺激的是医生怎么力挽狂澜,把他救回来——
开通血管,变堵为疏
朱先生很快被送入急诊科。值班医生根据朱先生的症状,立刻行心电图检查,发现病人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
针对上述情况,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给朱先生行急诊手术,血管造影即刻发现造成患者危急状况的“罪魁”,竟是左边一根供应心脏的血管完全堵塞了!
为了挽救朱先生濒死的心脏细胞, 心内科介入专家迅速用导管开通了堵塞的血管,并用一枚支架成功解除了原已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有效挽救了朱先生的心脏细胞和他的生命。